长沙暴雨1小时下了54个西湖,还要再下一周!城区如何快速排水?

zqrr41c8c

时间 2024年6月25日 预览 8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83976753385062950/

2024-06-24 17:18·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

南方这波降雨实在是太大了!其中近期的降雨中心区集中在湖南长沙及周边区域,特别是6月24日上午,长沙的57687站点监测到9时-10时的单小时降雨量,达到了惊人的65.1毫米,打破了长沙6月份单小时降雨量的历史纪录。

在强烈降雨的影响下,长沙城区多处积水严重,地铁2、3号线全线停止运营。由于降雨还在持续,长沙城区被淹的房屋、车辆、基础设施数不胜数,损失非常严重。最为严峻的是,长沙境内及周边的主要江河水位也随着大暴雨持续上涨,防汛形势不容乐观。

长沙1小时下了54个西湖的水量

如果按照长沙市辖区1.18万平方公里、长沙57687站点监测到9时-10时的单小时降雨量这两个数据来来计算,仅9-10时这1个小时内,长沙全域的降雨量将达到惊人的7.67亿立方米,相当于54个西湖的水量。

从理论上讲,虽然长沙域内在一个小时内,不可能所有的区域降雨量都那么,如果按照当日12时浏阳站点26.8毫米来进行平均的话,长沙单个小时的降雨量也能达到3.15亿立方米,相当于22个西湖的水量。


如果从长沙城区的平均值(城区面积按1900平方公里)来衡量,其单个小时的总降雨量,差不多在0.5亿立方米的水平,约为3.5个西湖的水量。鉴于长沙已经连续出现强降雨有一段时间了,因此直接落在长沙城区的水量,不知道有多少个西湖了。

在如此相对较短的时间内,有那么多水倾泻而下,放在哪个城市都将是极为严峻的挑战。而且据气象部门预计,未来一周,长沙仍然处在这轮强降雨的重点落区内,累计雨量非常大,因此洪灾和次生灾害的发生频率依然较高。


为何这轮强降雨如此极端?

长沙及湖南周边地区近期所经历的强降雨事件,从气象和气候的专业角度来看,可以归结为多个因素的叠加影响。

长沙地区目前正值夏季,也正是季风的活跃期,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,容易形成降水。从天气系统看,短时间内,强降水云团在长沙上空滞留,造成强烈的降雨。这种云团往往与强对流天气系统相关,如暴雨云团、飑线等。而且当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在长沙地区交汇时,会形成切变线。切变线附近的气流不稳定,容易触发对流天气,导致强降水。

从长沙的自然地理情况看,长沙周边分布着一定的山地地形,山地抬升作用使得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,释放大量潜热,进一步加强了对流运动,形成更强的降水。而且长沙及周边地区河流湖泊众多,水体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使得局地气候更加湿润,也有利于降水的形成。

从气流动力看,近期在长沙地区上空,低层大气存在辐合现象,即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。这种辐合作用有利于水汽的聚集和上升运动,为降水提供了比较充沛的动力条件。

长沙城区如何快速排水?

长沙城区内有众多河流、湖泊等自然水体,如湘江、浏阳河等,它们是城区主要的受纳水体。然而,由于强降雨的持续,这些水体的水位也在迅速上涨,对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。特别是湘江,作为长沙城区的主要河流,其水位的变化对城区防洪排涝具有决定性的影响。

长沙周边的水库和湖泊在调蓄洪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然而,由于强降雨的持续,这些水库和湖泊的库容也在迅速减少,调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。同时,城市中的绿地和人工湿地也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,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绿地和水面率不断下降,调蓄能力有限。

从城区管网上看,长沙城区的排水管网在设计和建设时考虑了防洪排涝的需求,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发展的不平衡,部分地区的排水管网存在老化、破损等问题,影响了排水效率。

近年来,长沙启动了红旗渠水系排水改造项目,旨在实现雨污分流,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防涝排渍能力。然而,这一项目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,对于当前的积水问题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
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,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非常规措施,尽量减少巨量降雨在城区的进一步蓄积,减轻城区积水压力。比如:

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情况,针对排水能力薄弱的区域,如老旧城区、低洼地带等,加快排水设施的改造和扩建。这包括修复破损的排水管网、增加排水管道的直径和数量、增设排水泵站等。

同时,使用大流量排水抢险车、便携式潜水泵等高效排水设备,提高排水效率。同时,探索应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,对排水设施进行智能化监控和管理,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。


在城区之外,充分利用水库、湖泊等(比如乌川水库、白石洞水库、泉水冲水库、石燕湖等)自然水体,加强长沙周边水库、湖泊等自然水体的调度管理,特别是加强与上下游的协调、调度,根据降雨量和江河、湖泊的水位情况,合理安排蓄水、放水等操作,提高整体的调蓄洪水的能力。


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,根据实际组建和新增专业的抢险队伍,配备必要的抢险设备和物资,提高抢险能力和效率。在积水严重的地区实施交通管制和疏导措施,避免车辆和行人进入危险区域,同时加强交通信息的发布和更新。并通过媒体、社区等渠道广泛宣传防汛知识,提高市民的防汛意识和自救能力。

#长沙暴雨##长沙暴雨打工人“开船”上班#

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