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细
新闻当前位置:新闻详细

安徽武王墩墓主身份为楚考烈王:同意“毛遂自荐”的就是他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70635579454751282/

原创 2024-05-19 17:52·湖南倾城武

安徽武王墩考古发现了一座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地,已经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,涵盖竹木器、漆器、青铜器、玉石器,以及动植物遗存、丝织物和简册等,可以说是种类齐全。

部分出土青铜器上还陆续发现了“铭文”,其中还有一件大鼎,口径达到88.9厘米,超越了“楚大鼎”,是武王墩一号墓中发现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。

经过考古专家们深入研究讨论武王墩墓时代、性质与价值内涵,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、纹饰、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,结合墓葬规模、结构、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,已经确认了武王墩墓主身份为楚考烈王。

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对于研究战国晚期楚国的历史、文化、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
楚考烈王,名熊元,是战国时楚国国君,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38年在位,在位 25 年,与秦始皇几乎是属于同一时期。

他是楚顷襄王熊横的儿子,于公元前272年被立为太子,秦国做质子,左徒黄歇也一同前往,最后黄歇成功说服秦昭王放了熊元回国继位。

然而条件是,楚考烈王即位后要割让州陵等地给秦国,以此维持楚秦的暂时交好。

五年后,秦军包围邯郸,赵国向楚国告急求援,平原君挑选20个门客一同前往,其中有个叫毛遂的门客向平原君自荐,平原君答应毛遂随他一同前往楚国求援。

到了楚国后,平原君与考烈王从早晨谈到中午,仍未谈妥。于是毛遂按剑上前,直陈厉害,迫使考烈王歃血为盟,答应出兵救赵。这也就是“毛遂自荐”的故事。

毛遂自荐的故事发生后,楚国春申君率兵救赵,随后,魏国信陵君也窃取虎符后引兵北上救援赵国,等楚国、魏国援军赶到后,秦军迅速撤退,赵国转危为安。

楚考烈王八年,熊元主动派黄歇率兵灭掉了鲁国,两年后,楚国迁都钜阳,今安徽阜阳太和县东。

楚考烈王二十二年,熊元与诸侯共同讨伐秦国,他还曾担任了合纵长,组织东方六国联合攻秦,无奈秦国实在是太强大了,虽然联合了六国出击攻秦,最终还是失败了,为了避免秦国的报复,不得不将楚国都城迁至寿春,改名为郢都。

这个决策可以说是明智之举,降低了被灭的风险,同时也扭转了楚国的衰败。

楚考烈王能够任用春申君黄歇等有才能的人为相,让他们为楚国的发展出谋划策,在黄歇的辅佐下,楚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治、经济和军事的发展。

他在晚年时期对春申君黄歇的信任也有所动摇,导致了楚国政治的不稳定。

楚考烈王在位期间的一些举措和事件对楚国产生了重要影响,虽然人们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,但总的来说,楚考烈往是有一定政治才能的国君,在位期间,在经济上支持楚国人大力开发江东,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,提高了楚国的农业生产力。

但他也存在一些决策失误和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,他的统治对楚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楚考烈王二十五年(公元前238年),熊元去世,其子熊悍继位,是为楚幽王。

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